帮助中心
关于我们
知识中心首页
个人中心
注册
登录
首页
数据资源
图书
图像
百科
问答
工具书
课程
知识服务
知识图谱
知识脉络
图书专题
知识问答
学习平台
更多
开放平台
文本分析API
概念检索API
同义词API
知识问答API
31604602
中国口腔医学史考
作者:周大成
中图分类:
医药、卫生
->中国医学
出版日期:
主题词:口腔医学史考
分享到:
阅 读
收 藏
这个是隐藏的空行
内容简介
目录
第一章 旧古器时代的口腔医学
19
阅读
第一节中国境内人类的起源和研究口腔医学史的依据
19
阅读
第二节从猿到人的发展过程
19
阅读
第三节我国人类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口腔变化特征
20
阅读
第二章 新石器时代的口腔医学
24
阅读
第一节广东增城金兰寺遗址新石器时代人头骨的口腔情况
24
阅读
一、发掘概况
24
阅读
二、口腔情况
25
阅读
第二节江苏邳县大墩子新石器时代人骨的口腔情况
25
阅读
一、发掘概况
25
阅读
二、口腔情况
25
阅读
第三节河南成皋广武镇出土新石器时代人骨的口腔情况
26
阅读
一、发掘概况
26
阅读
二、观察结果
27
阅读
三、结语
33
阅读
第四节陕西宝鸡、华县等地新石器时代人骨的错牙畸形
36
阅读
一、错牙畸形概况
36
阅读
二、研究方法
36
阅读
三、观察结果
36
阅读
第五节拔牙习俗
37
阅读
一、大汶口遗址的拔牙习俗
37
阅读
二、西夏侯遗址的拔牙习俗
38
阅读
三、大墩子遗址的拔牙习俗
38
阅读
四、拔牙习俗概说
38
阅读
五、拔牙的动机
39
阅读
六、拔牙的方法
40
阅读
第六节含球习俗
40
阅读
一、颌骨变形的典型症例
40
阅读
二、颌骨上引起球面磨损的实物证据
41
阅读
三、口内含球是一种特殊的风俗
41
阅读
第七节涅齿习俗
42
阅读
第八节磨牙习俗
43
阅读
第三章 殷商时代的口腔医学
46
阅读
第一节殷墟甲骨文中所见口腔疾患
46
阅读
一、疾口
46
阅读
二、疾舌
46
阅读
三、疾言
47
阅读
四、龋齿
48
阅读
五、疾齿
49
阅读
六、讨论
51
阅读
七、结语
51
阅读
第二节安阳及辉县殷代人的口腔情况
52
阅读
一、牙的情况
52
阅读
二、牙弓形状
52
阅读
三、牙曲线
52
阅读
四、牙齿磨耗
53
阅读
五、智齿
53
阅读
六、下第2恒磨牙尖
53
阅读
七、铲形前牙
53
阅读
八、颚盖穹窿
54
阅读
九、牙数异常
54
阅读
第三节安阳及辉县殷代人的龋齿和牙周
54
阅读
一、龋齿
54
阅读
二、牙周病
54
阅读
第四章 周秦时代的口腔医学
56
阅读
第一节周秦时代的医学分科和医事制度
56
阅读
一、食医
56
阅读
二、疾医
56
阅读
三、疡医
56
阅读
四、兽医
56
阅读
第二节《黄帝内经》中有关口腔医学方面的论述
56
阅读
一、关于恒牙萌出时间的认识
57
阅读
二、关于口腔形状的认识
57
阅读
三、口腔与发音的关系
57
阅读
四、唇、齿、会厌的作用
57
阅读
五、对于牙周病的认识
57
阅读
六、对于牙垢的认识
57
阅读
七、认识到营养与口疮的关系
57
阅读
八、认识到口炎与系统病的关系
57
阅读
九、认识到口唇与脾病的关系
58
阅读
十、患热性病时的口腔变化
58
阅读
十一、口腔的炎症性变化
58
阅读
十二、牙垢与黄疸的关系
58
阅读
十三、重舌的针刺疗法
58
阅读
十四、根据压痛部位来诊断龋齿
58
阅读
十五、龋齿的针刺疗法
58
阅读
第三节《黄帝内经·素问》中关于三叉神经痛(劂逆)的论述
58
阅读
第四节传说中的“帝喾骈齿”问题
60
阅读
第五节浅谈口腔医学中的“孔子反羽”问题
60
阅读
第六节颜渊是个严重的牙周病患者
60
阅读
第七节长沙出土战国时代人头骨的口腔情况
61
阅读
第八节周秦时代的著名医学人物
63
阅读
第五章 两汉三国时代的口腔医学
65
阅读
第一节长沙马王堆西汉女尸的口腔及其他情况
65
阅读
第二节马王堆汉基出土帛书中有关口腔医学方面的论述
66
阅读
一、《足臂十一脉灸经》
66
阅读
二、《阴阳十一脉灸经》(分甲乙本)
66
阅读
三、我国最早的齿牙充填术
67
阅读
四、《五十二病方》所见麻风病的口腔表征
67
阅读
第三节江陵凤凰山西汉男尸的口腔及其他情况
68
阅读
一、一般情况
68
阅读
二、古尸概况
68
阅读
三、口腔状态
69
阅读
四、全身所见
69
阅读
五、疾病及死因
69
阅读
六、古尸保存因素
69
阅读
第四节武威汉代医简中的治齿痛方--千金膏药方
70
阅读
第五节淳于意的首例龋齿症例报告
70
阅读
第六节张仲景在口腔医学方面的贡献
71
阅读
一、最先应用砷剂治疗牙齿
71
阅读
二、关于“狐惑病”的认识
72
阅读
三、著述了我国第一部《口齿论》
72
阅读
第七节三国时代的金制剔牙签
72
阅读
第八节氟牙症是三国时代嵇康首先认识的
73
阅读
第六章 两晋南北朝时代嵇康首先认识的
75
阅读
第一节晋代的唇裂修复术
75
阅读
第二节皇甫谧《针灸甲乙经》中有关口齿部分的论述
76
阅读
第三节我国最早的拔牙症例
78
阅读
第四节晋代的两则口腔医史小资料
79
阅读
一、剔牙签
79
阅读
二、齿折
79
阅读
第五节我国古代的下颌托
79
阅读
一、这是我国最早的下颌托
80
阅读
二、唐代的金质下颌托
80
阅读
三、唐代的银质下颌托
80
阅读
四、北宋时代的银质下颌托
80
阅读
第六节晋王羲之及其子王献之关于齿痛方面的叙述
81
阅读
一、王羲之《迁转帖》的龋痛记载
81
阅读
二、王献之《辞中令帖》的齿痛记载
81
阅读
第七章 隋唐时代的口腔医学
83
阅读
第一节隋唐时代的医事制度
83
阅读
一、我国在医学分科中有了耳目口齿科
83
阅读
二、医学教育中有了耳目口齿科
84
阅读
第二节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中的口腔医学论述
84
阅读
一、卷29中的《牙齿诸病候》
84
阅读
二、卷30中的《唇口病诸候》
86
阅读
第三节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中的口腔保健术--导引法
88
阅读
一、叩齿
88
阅读
二、咽唾
88
阅读
三、漱口
89
阅读
第四节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的口腔医学论述
89
阅读
一、口病
89
阅读
二、舌病
90
阅读
三、唇病
90
阅读
四、齿病
91
阅读
第五节孙思邈的医德思想
91
阅读
第六节孙思邈《千金翼方》中的口腔医学论述
92
阅读
一、关于治疗颞下颌关节脱位的记载
92
阅读
二、关于用盐治疗口腔疾患的记载
92
阅读
三、关于口腔卫生方面的记载
93
阅读
四、其他方面
93
阅读
第七节王焘《外台秘要》中的口腔医学论述
93
阅读
一、《外台秘要》中的口腔疾患治疗方法
93
阅读
二、在龋齿治疗法方面
94
阅读
三、在烙法方面
94
阅读
四、在揩齿法方面
94
阅读
五、在走马牙疳手术法方面
95
阅读
六、在牙石除去法方面
95
阅读
第八节应用汞合金充填牙齿是中国发明的
95
阅读
一、1819年英人Bell最初使用汞合金
96
阅读
二、关于最初应用汞合金的年代和发明人并不很确切
96
阅读
第九节唐代的金护嘴饰件
96
阅读
第十节《全唐诗》中有关“落齿诗”的论述
97
阅读
一、韩愈的“落齿”诗
97
阅读
二、白居易的《齿落辞》
98
阅读
三、王周的《齿落辞》
99
阅读
第十一节《全唐诗》中所见有关口腔方面的论述
99
阅读
一、关于口腔的健康美方面
99
阅读
二、关于老年人的牙齿变化方面
100
阅读
三、关于牙齿与年龄的关系方面
100
阅读
四、关于暮齿(晚年)方面
100
阅读
五、关于叩齿方面
100
阅读
六、关于牙齿知觉过敏方面
100
阅读
七、关于唇齿外伤方面
101
阅读
第十二节关于胶牙饧方面的论述
101
阅读
第十三节浅谈敦煌壁画中的“牙刷”
101
阅读
第十四节敦煌壁画《揩齿图》和《漱口图》简介
103
阅读
第十五节唐代的沙糖损齿说
104
阅读
第十六节武则天因生齿而改元
105
阅读
第十七节唐代的口腔医学专著
105
阅读
一、《口齿论》
105
阅读
二、《排玉集》
105
阅读
三、中和先生《口齿论》
105
阅读
四、广陵正师《口齿论》
105
阅读
五、《口齿玉池论》
106
阅读
六、无名氏《咽喉口齿论》
106
阅读
第八章 辽代的口腔医学
107
阅读
第一节辽代的医事制度
107
阅读
第二节辽代的口腔医学
107
阅读
第三节辽代植毛牙刷考
108
阅读
第四节辽代契丹族女尸的口腔情况
110
阅读
一、女尸出土概况
110
阅读
二、女尸的口腔情况
111
阅读
三、讨论
111
阅读
第五节辽代的佛牙及其他所谓佛牙
112
阅读
第九章 宋代的口腔医学
116
阅读
第一节宋代的医事制度
116
阅读
第二节《太平圣惠方》中的口腔医学论述《牙齿病部分》
117
阅读
一、治疗牙齿疼痛诸方
118
阅读
二、用含盐药物治疗齿痛诸方
118
阅读
三、用烙法治疗齿痛的方法
118
阅读
四、治齿黑黄诸方
118
阅读
五、治齿断肿瘤诸方
118
阅读
六、治牙齿脱落牢牙诸方
118
阅读
第三节《太平圣惠方》中的口腔医学论述(口腔粘膜病部分)
119
阅读
一、治口舌生疮诸方
119
阅读
二、治重舌诸方
119
阅读
三、治木舌诸方
119
阅读
四、治舌肿强诸方
119
阅读
五、治口舌干燥诸方
119
阅读
六、治口吻诸疮方
119
阅读
七、治口臭诸方
119
阅读
八、治唇疮诸方
120
阅读
九、治紧唇诸方
120
阅读
十、治唇生核诸方
120
阅读
第四节《圣济总录》中的口腔医学论述(口齿病部分)
120
阅读
一、齿牙历蠹
120
阅读
二、齿牙疼痛
121
阅读
三、齿牙
121
阅读
四、虫蚀牙齿
121
阅读
五、肾虚齿风痛
121
阅读
六、齿龂肿
121
阅读
七、风疳
121
阅读
八、齿间出血
121
阅读
九、齿龂宣露
121
阅读
十、齿龋
121
阅读
十一、牙齿动摇
122
阅读
十二、揩齿
122
阅读
第五节《圣济总录》中的口腔医学论述(口腔粘膜病部分)
122
阅读
一、口疮
122
阅读
二、口糜
122
阅读
三、口吻疮
123
阅读
四、口舌干焦
123
阅读
五、口臭
123
阅读
六、唇疮
123
阅读
七、唇生核
123
阅读
八、紧唇
124
阅读
九、重舌
124
阅读
十、舌肿强
124
阅读
第六节陆游口腔疾患考
124
阅读
一、陆游的牙周
125
阅读
二、陆游的龋齿
127
阅读
三、陆游在“栽堕齿”及“补堕齿”诗中所记载的齿牙修复术
128
阅读
第七节关于种牙专家陈安上的问题
128
阅读
第八节宋诗中有关牙质过敏及牙齿着色方面的叙述
129
阅读
第九节宋代的植毛牙恻
130
阅读
第十节日本《正法眼藏》一书中所记载的宋代植毛牙刷
131
阅读
第十一节宋代的军阵外科手述
131
阅读
第十二节苏东坡的漱茶防龋说
131
阅读
第十三节宋·张杲《医说》中有关“吐舌”及“舌肿胀”等方面的记载
132
阅读
第十四节日·丹波康赖撰《医心方》中的口腔医学论述
132
阅读
第十五节宋代的胶牙饧及齿药铺
134
阅读
第十章 金元时代的口腔医学
137
阅读
第一节金代的医事制度
137
阅读
第二节张从正撰《儒门事亲》中的口腔医学论述
137
阅读
一、口疮
137
阅读
二、舌肿
138
阅读
三、牙痛
138
阅读
四、牙疳
138
阅读
第三节元代的医事制度
138
阅读
一、大方脉科
139
阅读
二、杂医科
139
阅读
三、小方脉科
139
阅读
四、风科
139
阅读
五、产科
139
阅读
六、眼科
139
阅读
七、口齿科
139
阅读
八、咽喉科
139
阅读
九、正骨科
139
阅读
十、金疮科
139
阅读
十一、针灸科
139
阅读
十二、祝由科
139
阅读
十三、禁科
139
阅读
第四节元代的法医与禁例
139
阅读
第五节回回医药的流行及回回医官治疗舌症
140
阅读
第六节《回回药方》中的口腔医学论述
140
阅读
一、在颌骨骨折方面的论述
140
阅读
二、关于“两颌骨脱出”的论述
141
阅读
第七节李杲撰《兰室秘藏》中的口腔医学论述
141
阅读
第八节忽思慧撰《饮膳正要》中的口腔医学论述
142
阅读
第九节危亦林编《世医得效方》中的口腔医学论述
143
阅读
一、唇病
143
阅读
二、舌病
143
阅读
三、口疮
144
阅读
四、齿病
144
阅读
第十节许国祯编纂《御药院方》中的口腔医学论述
144
阅读
第十一节元代的牙签与牙刷
145
阅读
第十一章 明代的口腔医学
147
阅读
第一节明代的医事制度
147
阅读
一、太医院
147
阅读
二、御药房
148
阅读
三、惠民药局
148
阅读
第二节《普济方》中的口腔医学论述
148
阅读
第三节《普济方》中所见婴孩的口腔疾患
151
阅读
一、唇疮等疾患
151
阅读
二、口疮等疾患
151
阅读
三、舌肿等疾患
151
阅读
第四节朝鲜·金礼蒙等《医方类聚》中所见我国的口腔医学文献
152
阅读
一、牙齿门
152
阅读
二、口舌门(附唇)
154
阅读
第五节明太祖朱元璋的反牙畸形
156
阅读
第六节明万历帝及其两后的口腔情况
156
阅读
一、骨架概况
156
阅读
二、口腔情况
157
阅读
三、结论
160
阅读
第七节我国现存最早的口腔医学专著《口齿类要》简介
161
阅读
一、茧唇
162
阅读
二、口疮
162
阅读
三、齿痛
163
阅读
四、舌症
163
阅读
第八节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所见口腔医学论述
164
阅读
一、唇部
165
阅读
二、口部
165
阅读
三、舌部
166
阅读
四、牙齿部
167
阅读
第九节《外科正宗》所见口腔外科疾患
168
阅读
一、粉瘤
168
阅读
二、多骨疽
169
阅读
三、多骨疽
169
阅读
四、骨槽风
169
阅读
五、小儿鑽牙疳
169
阅读
六、破伤风
169
阅读
七、茧唇
170
阅读
八、痄腮
170
阅读
九、痰包
170
阅读
十、走马牙疳
170
阅读
十一、重舌
171
阅读
十二、鹅口疮
171
阅读
十三、唇风
171
阅读
十四、落下颏拏法
171
阅读
第十节吴俨的“齿落”诗
171
阅读
第十二章 清代的口腔医学
173
阅读
第一节清代的医事制度
173
阅读
一、太医院
173
阅读
二、御药房
173
阅读
三、医药教育
173
阅读
第二节《古今图书集成·医部汇考》中的口腔医学论述
174
阅读
一、医籍
174
阅读
二、医方
175
阅读
三、单方
176
阅读
四、针灸
176
阅读
五、导引
176
阅读
六、医案
176
阅读
第三节吴谦等撰《医宗金鑑》中的口腔医学论述
177
阅读
一、《幼科杂病新法要诀·初生门》
177
阅读
二、《幼科杂病心法要诀·疳症门》
178
阅读
三、《外科心法要诀·面部》
178
阅读
四、《外科心法要诀·口部》
179
阅读
五、《外科心法要诀·唇部》
179
阅读
六、《外科心法要诀·齿部》
179
阅读
七、《外科心法要诀·舌部》
180
阅读
第四节《医宗金鑑·正骨心法要旨》中的口腔医学论述
181
阅读
一、两颧骨
181
阅读
二、唇口
181
阅读
三、玉堂
182
阅读
四、地阁骨
182
阅读
五、齿
182
阅读
六、两钩骨
182
阅读
七、颊车骨
182
阅读
第五节《慈禧、光绪医方选议》中的口腔医学论述
183
阅读
一、慈禧太后医方
183
阅读
二、光绪皇帝医方
164
阅读
第六节日·高山纪斋编《保齿新论》简介
188
阅读
一、口腔论
189
阅读
二、牙齿解剖论
189
阅读
三、牙齿发育论
190
阅读
四、乳齿萌出论
190
阅读
五、齿牙难生论
190
阅读
六、乳齿保护论
190
阅读
七、六岁臼齿论
190
阅读
八、龆龀论
190
阅读
九、齿牙营养论
191
阅读
十、食物关系论
191
阅读
十一、神经关系论
191
阅读
十二、牙变形及缺损
191
阅读
十三、龋跌论
191
阅读
十四、唾石论
191
阅读
十五、龋齿论
191
阅读
十六、齿痛,拔齿及拔齿后出血论
191
阅读
十七、口腔保护论
191
阅读
十八、治法论
191
阅读
十九、义齿论
191
阅读
二十、铁浆论
192
阅读
第七节美·洪士提反译《万国药方》中的口腔医学词汇
192
阅读
一、医学器图
192
阅读
二、医学器论
192
阅读
三、病体目录
192
阅读
第八节清代的熏牙器
195
阅读
第九节清代的挂式牙签
196
阅读
第十节清代的齿牙修复术
198
阅读
第十一节清代北京街头的拔牙摊
200
阅读
第十二节关元昌牙医师及其墓碑
200
阅读
第十三节徐善亭其人及其书
201
阅读
第十三章 中华民国时代的口腔医学
204
阅读
第一节民国时代的医事制度
204
阅读
第二节民国时代的口腔医学书籍
204
阅读
第三节民国时代的口腔医学期刊
209
阅读
第四节民国时代的口腔医学教育
217
阅读
第五节民国时代的牙粉
225
阅读
第十四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口腔医学
228
阅读
第一节建国后的口腔医学概况
228
阅读
第二节探讨我国口腔医史的研究问题
228
阅读
一、我国在口腔医学方面的四项重要发明
228
阅读
二、现代口腔医学史的研究概况
229
阅读
三、世界口腔医学教育的发展
229
阅读
四、我国是个口腔科医师相当缺乏的国家
229
阅读
五、我国口腔医学的研究未见进展
230
阅读
六、口腔医史的研究范围
230
阅读
七、口腔医史研究者的使命和任务
230
阅读
第三节建国后出版的口腔医学书籍
231
阅读
第四节建国后出版的口腔医学期刊
234
阅读
第五节我国30所高等医学院校口腔医学系概况
239
阅读
第六节我国的口腔医疗设施发展概况
248
阅读
第七节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口腔学会的历史
250
阅读
第八节建国后我国的牙膏发展情况
252
阅读
第九节我国的口腔预防保健工作
254
阅读
一、解放前的牙科预防保健工作
254
阅读
二、建国后的口腔预防保健工作
254
阅读
三、关于我国的牙刷问题
255
阅读
四、关于我国的牙膏问题
256
阅读
第十节中国口腔医学史略
257
阅读
第十五章 中国口腔医学大事年表
262
阅读
一、旧石器时代
262
阅读
二、新石器时代
262
阅读
三、殷商时代
262
阅读
四、周秦时代
263
阅读
五、两汉及三国时代
263
阅读
六、两晋南北朝时代
264
阅读
七、隋唐时代
264
阅读
八、辽代
265
阅读
九、宋代
265
阅读
十、金元朝代
266
阅读
十一、明代
266
阅读
十二、清代
267
阅读
十三、民国时代
267
阅读
十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口腔医学
269
阅读
更多...
这个是隐藏的空行
写书评
(不超过2000个字符)
这个是隐藏的空行
这个是隐藏的空行
最新评论
标签
口腔
医学
时代
方面
诸方
论述
情况
医事
齿痛
牙齿
石器
制度
疾患
习俗
概况
口齿论
心法
辽代
女尸
清代
外科
龋齿
口疮
医方
遗址
同类书籍推荐
精彩笔记
谁收藏过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