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个人空间
帮助中心
中国工程院
知识中心首页
科教图书首页
图书
插图
文献
工具书
全部
书名
作者
主题词
标签
目录
全文
自然科学总论
自然科学理论与方法论
自然科学机构
医药卫生
医药一般理论
医药现状与发展
医学研究方法
预防医学
工业技术
一般工业技术
矿业工程
石油工程
冶金工业
金属
自然科学
数学
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
物理学
化学
天文学
数理化
数学
力学
物理学
化学
晶体学
生物科学
生物科学的理论与方法
生物科学现状与发展
交通运输
综合运输
铁路运输
交通运输经济
农业科学
农业一般性理论
农艺学
林业
农业技术现状与发展
天文地球
天文学
地球物理学
自然地理学
气象学
测绘学
地质学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环境科学理论
环境污染及防治
安全科学
航空航天
航空
航天
航空航天医学
航空、航天技术的研究与探索
所有分类>
收起
11103648
中国经营西域史
作者:曾问吾
中图分类:
综合性图书
->
丛书
学科分类:
理学
出版日期:1936-05(民国二十五年)|1936-11(民国二十五年,再版)
主题词:中国|经营|西域史
分享到:
阅 读
收 藏
这个是隐藏的空行
内容简介
附注:有插图
目录
导言
50
阅读
(一) 西域之界说
50
阅读
(二) 西域之形势
51
阅读
上编
62
阅读
第一章 两汉之经营西域
62
阅读
第一节 汉初西域诸国之形势
62
阅读
(一) 西域诸国之位置
63
阅读
(二) 西域诸国与匈奴之关系
65
阅读
第二节 前汉通西域之目的
67
阅读
(一) 军事关系
68
阅读
(二) 经济关系
68
阅读
(三) 政治关系
69
阅读
第三节 前汉通西域之经过
69
阅读
(一) 张骞初使西域
69
阅读
(二) 张骞再使西域
70
阅读
(三) 张骞三使西域
71
阅读
(四) 西域通道之保障
71
阅读
第四节 汉与匈奴争西域
74
阅读
(一) 汉匈争楼兰
74
阅读
(二) 汉匈争大宛
75
阅读
(三) 汉匈争乌孙
77
阅读
(四) 汉匈争车师
78
阅读
第五节 西域诸国内属于汉
79
阅读
(一) 西域内属之主因
79
阅读
(二) 西域都护属国之概况
79
阅读
(三) 西域内属对于匈奴之影响
80
阅读
第六节 新莽时代西域之叛绝
84
阅读
(一) 焉耆之叛汉
84
阅读
(二) 匈奴莎车之争霸山南
86
阅读
第七节 后汉第一次通西域
87
阅读
(一) 窦固取伊吾车师
87
阅读
(二) 班超收抚鄯善于阗疏勒
87
阅读
(三) 西域之放弃
89
阅读
第八节 后汉第二次通西域
91
阅读
(一) 班超留居西域
91
阅读
(二) 班超上书请通西域
91
阅读
(三) 班超定疏勒
92
阅读
(四) 班超平莎车
92
阅读
(五) 窦宪大破北匈奴
93
阅读
(六) 班超卻大月氏
93
阅读
(七) 龟茲之来降
94
阅读
(八) 班超平焉耆
94
阅读
(九) 西域之再放弃
95
阅读
第九节 后汉第三次通西域
96
阅读
(一) 索班出屯伊吾
96
阅读
(二) 班勇出屯柳中
96
阅读
(三) 班勇破匈奴定车师焉耆
97
阅读
(四) 北匈奴屡侵车师后部及伊吾
98
阅读
(五) 汉廷威棱之寖替
99
阅读
第十节 汉朝统治西域属国之政策
100
阅读
(一) 羁縻及监督
101
阅读
(二) 屯田
103
阅读
第十一节 汉与葱岭外诸国之往来
107
阅读
(一) 康居奄蔡
108
阅读
(二) 大月氏大夏
108
阅读
(三) 安息条支
109
阅读
(四) 乌戈山离
110
阅读
(五) 罽宾
111
阅读
(六) 身毒
112
阅读
(七) 大秦
112
阅读
第十二节 西羌叛服与两汉经营西域之关系
114
阅读
(一) 西羌服属中西交通惕达
114
阅读
(二) 羌人叛变西域交通阻塞
115
阅读
第十三节 两汉通西域与中西经济及文化之交流
116
阅读
(一) 中西通商之概况
116
阅读
(二) 中西文化之交换
117
阅读
第十四节 佛教之传入中国
121
阅读
(一) 佛教之开创及其发展
121
阅读
(二) 佛教之入中国
123
阅读
第二章 魏晋至隋之经营西域
126
阅读
第一节 天山北路递为强族所据
126
阅读
(一) 鲜卑
127
阅读
(二) 柔然
127
阅读
(三) 突厥
128
阅读
(四) 铁勒
130
阅读
第二节 葱岭内诸小国之兼并及其一般情况
131
阅读
(一) 山南诸国之兼并
131
阅读
(二) 山南诸国之概况
133
阅读
第三节 魏晋至隋经营西域之情形
135
阅读
(一) 魏晋时西域诸国之入贡
135
阅读
(二) 前凉强骏之平定西域
136
阅读
(三) 前秦时吕光之征讨西域
136
阅读
(四) 后魏之经营西域
137
阅读
(五) 高昌王国之成立
138
阅读
(六) 隋朝之经营西域
139
阅读
第三章 唐朝之经营西域
145
阅读
第一节 唐取天山南路诸国
146
阅读
(一) 招抚伊吾
146
阅读
(二) 略取高昌
148
阅读
(三) 平定焉耆
150
阅读
(四) 平定龟茲
151
阅读
(五) 招抚疏勒
151
阅读
(六) 招抚于阗
152
阅读
第二节 唐平西突厥
153
阅读
(一) 西突厥之强盛
153
阅读
(二) 西突厥之内乱
154
阅读
(三) 西突厥之荡平
157
阅读
第三节 葱岭以西诸国之内属
159
阅读
(一) 识匿俱蜜护蜜诸国
161
阅读
(二) 康国等昭武姓诸国
161
阅读
(三) 拔汗那
163
阅读
(四) 吐火罗
163
阅读
(五) 波斯
164
阅读
(六) 五天竺罽宾等国
164
阅读
第四节 唐朝统治西域之政策一——列置府州
166
阅读
(甲) 普通州
166
阅读
(乙) 羁縻州
168
阅读
第五节 唐朝统治西域之政策二——建立军府
174
阅读
(一) 建安西大都护府
175
阅读
(二) 置四镇戍兵
175
阅读
附录 碎叶镇治地之考证
176
阅读
(三) 四镇戍兵之恢复
177
阅读
(四) 增置北庭大都护府
178
阅读
(五) 置安西北庭两节度使
178
阅读
附录 安西北庭两节度使建置沿革
179
阅读
第六节 唐与突厥争西域
180
阅读
(一) 阿史那氏之叛服及其衰亡
180
阅读
(二) 东突厥之复兴及其侵扰西域
183
阅读
(三) 西突厥突骑施部之兴亡
184
阅读
(四) 车鼻施部之兴亡
186
阅读
第七节 唐与吐蕃争西域
188
阅读
(一) 吐蕃初通中国
189
阅读
(二) 吐蕃初陷山南四镇
189
阅读
(三) 吐蕃要求罢戍割地
190
阅读
(四) 吐蕃侵小勃律谋取四镇
191
阅读
(五) 吐蕃陷瓜州进犯安西
192
阅读
(六) 吐蕃诱小勃律谋取四镇
193
阅读
第八节 唐与大食争西域
197
阅读
(一) 大食之建国
197
阅读
(二) 大食之鲸吞葱岭外各羁縻府州
198
阅读
(三) 唐救拔汗那圹国复内附
199
阅读
(四) 高仙芝受挫于大食
205
阅读
第九节 唐失西域
206
阅读
(一) 吐蕃陷龙石
206
阅读
(二) 吐蕃陷北庭
208
阅读
第十节 唐室谋复西域
208
阅读
(一) 各族分割西域之形势
209
阅读
(二) 唐联黠戛斯谋复西域
209
阅读
(三) 唐复河湟再开西域之通道
211
阅读
第十一节 唐朝中西通商及文化之交流
212
阅读
(一) 中西贸易之概况
213
阅读
(二) 汉文教育之行于西域
214
阅读
(三) 中国养蚕术及造纸术传入于西域
215
阅读
(四) 西方熬糖法棉花乐舞百戏之流行中土
216
阅读
第十二节 西方宗教之东渐
219
阅读
(一) 祆教
219
阅读
(二) 摩尼教
221
阅读
(三) 景教
222
阅读
(四) 伊斯兰教
223
阅读
附录 回回教初入中国考
224
阅读
第四章 五代至宋与西域之关系
228
阅读
第一节 回鹘之西奔及其发展情形
229
阅读
(一) 回鹘西奔之原因
229
阅读
(二) 回鹘在天山南路之发展情形
230
阅读
(三) 回鹘在中亚细亚之建国
231
阅读
第二节 五代及宋与西域之往来
232
阅读
(一) 高昌国
232
阅读
(二) 龟茲国
232
阅读
(三) 于阗国
233
阅读
(四) 天竺
234
阅读
第三节 西辽之建国
235
阅读
(一) 耶律大石之西奔
235
阅读
(二) 西辽之建国
237
阅读
(三) 西辽之疆域
238
阅读
(四) 西辽之灭亡
238
阅读
附录 大食衰后亚洲西部诸朝之兴亡
239
阅读
第五章 蒙古西征之伟绩
241
阅读
第一节 太祖西征
242
阅读
(一) 收抚畏吾儿及哈喇鲁
242
阅读
(二) 并西辽
244
阅读
(三) 灭花刺子模
245
阅读
(四) 伐钦察俄罗斯诸部
249
阅读
第二节 拔都西征
250
阅读
(一) 长子出征之阵容
250
阅读
(二) 平定钦察
251
阅读
(三) 北破北俄罗斯
251
阅读
(四) 北破南俄罗斯
252
阅读
(五) 西陷波兰
252
阅读
(六) 南破匈牙利
253
阅读
第三节 旭烈兀西征
255
阅读
(一) 灭木乃兮
256
阅读
(二) 灭报达
257
阅读
(三) 进伐天房诸地
259
阅读
第四节 蒙古统治西域之政策
260
阅读
(一) 西域四大汗国
261
阅读
(二) 西域三行省三宣慰司
261
阅读
第五节 蒙古西征对于中西文化之贡献
265
阅读
(一) 万国衣冠会于汗庭
265
阅读
(二) 介绍中国文化于西方
267
阅读
(三) 介绍西方文物入中国
267
阅读
第六节 蒙古西征对于中国民族之关系
268
阅读
(一) 西域名将助蒙古攻取中国
268
阅读
(二) 西域军队分驻中原
273
阅读
(三) 西域仕宦列居京内外
274
阅读
(四) 西域商人分布各省
276
阅读
(五) 西域人之华化
277
阅读
第六章 明朝之经营西域
281
阅读
第一节 明与瓦刺之交涉
282
阅读
(一) 瓦刺部长之受封
282
阅读
(二) 马哈木之犯边
284
阅读
(三) 也先入寇京师
285
阅读
第二节 明与哈密吐鲁番之关系
287
阅读
(一) 哈密之内附
287
阅读
(二) 吐鲁番侵并哈密
288
阅读
(三) 吐鲁番入寇甘肃
290
阅读
附录 哈梅里即哈密考
291
阅读
第三节 明朝西域诸国之入贡
292
阅读
(一) 别失八里
292
阅读
(二) 哈实哈儿
293
阅读
(三) 于阗
293
阅读
(四) 撒马尔罕
293
阅读
(五) 哈烈
295
阅读
(六) 天力
295
阅读
中编
300
阅读
第一章 清朝取新疆及羁属中亚各部
300
阅读
第一节 清初西北塞外之强大部落
301
阅读
(一) 准噶尔部
301
阅读
(二) 回部
303
阅读
第二节 招抚哈密吐鲁番
305
阅读
(一) 哈密之内附
305
阅读
(二) 吐鲁番之内附
307
阅读
第三节 平定准噶尔
308
阅读
(一) 准部侵喀尔喀
308
阅读
(二) 准部扰西藏
309
阅读
(三) 准部再扰喀尔喀
310
阅读
(四) 准部之消灭
312
阅读
第四节 平定回部
314
阅读
(一) 回部之独立
316
阅读
(二) 库车之战
317
阅读
(三) 黑水营之战
317
阅读
(四) 回部之平定
319
阅读
第五节 葱岭外各部之内附
321
阅读
第六节 土尔扈特之东归
324
阅读
(一) 东归之动机
324
阅读
(二) 东归经过及其安插
325
阅读
第二章 乾隆朝统治新疆之政策
328
阅读
第一节 新疆之设官与驻兵
328
阅读
(一) 军府制度
328
阅读
(二) 军队布防
330
阅读
(三) 地方行政
335
阅读
第二节 新疆之屯垦与牧厂
340
阅读
(一) 屯垦之概况
340
阅读
(二) 屯垦之利弊
346
阅读
(三) 收厂之概况
348
阅读
第三节 新疆之军饷与赋税
350
阅读
(一) 岁出之军饷
350
阅读
(二) 赋税之收入
351
阅读
(三) 铜钱之鼓铸
353
阅读
第四节 新疆各族之羁縻与怀柔
356
阅读
(一) 尊崇宗教
357
阅读
(二) 锡封爵号
357
阅读
(三) 免轻赋税
361
阅读
(四) 严禁汉回交通
362
阅读
第三章 回疆之多乱
364
阅读
第一节 乌什之民变
365
阅读
(一) 事变之起因
365
阅读
(二) 事变之经过
366
阅读
(三) 乱事平定及其善后
367
阅读
第二节 张格尔入寇回疆
368
阅读
(一) 回疆吏治腐败之一斑
368
阅读
(二) 强格尔陷西四城
369
阅读
(三) 清军集中阿克苏
370
阅读
(四) 清军克复西四城
370
阅读
(五) 放弃西四城之议
372
阅读
(六) 长龄计擒张格尔
372
阅读
(七) 善后策略
373
阅读
第三节 浩罕入寇回疆
374
阅读
(一) 浩罕强迫通商
374
阅读
(二) 汉回合力御寇
375
阅读
(三) 浩罕乞和
376
阅读
(四) 回疆再筹善后
377
阅读
第四节 倭里汗等两寇回疆
378
阅读
(一) 七和卓之乱
378
阅读
(二) 倭里汗之乱
378
阅读
第四章 同治间新疆之大乱
383
阅读
第一节 回乱之鸟瞰
384
阅读
(一) 黄和卓踞东四城
385
阅读
(二) 妥明踞北疆及吐鲁番哈密
385
阅读
(三) 金相印等分踞西四城
386
阅读
(四) 迈孜木杂特踞伊犁
386
阅读
(五) 伊玛木起塔城
387
阅读
(六) 镇西巍然独存
388
阅读
(七) 汉人义勇军之战绩
389
阅读
第二节 阿古柏窃据新疆
392
阅读
(一) 阿古柏乘乱入回疆
392
阅读
(二) 阿古柏之外交
394
阅读
第三节 左宗棠戡定新疆
396
阅读
(一) 西征政策之确定
397
阅读
(二) 西征之营兵饷粮及其进兵计划
401
阅读
(三) 克复山北
404
阅读
(四) 克复山南
405
阅读
(五) 俄人纵残敌扰乱新疆
410
阅读
第四节 曾纪泽收同伊犂
411
阅读
(一) 俄国之占据伊犁
411
阅读
(二) 崇厚之昏庸误国
413
阅读
(三) 左宗棠准备进攻伊犁
415
阅读
(四) 伊犁之收复
416
阅读
第五章 新疆建省及其后之重要设施
420
阅读
第一节 建省之经过
420
阅读
(一) 左宗棠倡议建省
420
阅读
(二) 刘锦棠完成建省
422
阅读
第二节 政制之革新
430
阅读
(一) 文武官系统
430
阅读
(二) 阿奇木伯克之裁撤及吐鲁番之改土归流
432
阅读
(三) 地方自治之筹备
433
阅读
第三节 军制之变更
434
阅读
(一) 旗营之概况
435
阅读
(二) 标营之概况
436
阅读
第四节 财政之整理
439
阅读
(一) 各省之协饷
440
阅读
(二) 赋税之收入
441
阅读
(三) 币钞之发行
446
阅读
第五节 交通之建设
450
阅读
(一) 军塘驿站之递演
450
阅读
(二) 邮政电报之设立
452
阅读
第六节 实业之发展
456
阅读
(一) 复兴农田水利
456
阅读
(二) 提倡蚕桑
464
阅读
(三) 开采矿产
466
阅读
(四) 商业之推进
469
阅读
第七节 教育之办理
472
阅读
(一) 开省前之教育
473
阅读
(二) 建省后之教育
474
阅读
(三) 新疆教育不发达之原因
476
阅读
第六章 新疆之界务
481
阅读
第一节 西北失地与勘界——中俄界务
481
阅读
(一) 中俄北京条约
483
阅读
(二) 中俄改订伊犂条约
492
阅读
第二节 帕米尔问题——中俄英未定国界
518
阅读
(一) 帕米尔之形势
518
阅读
(二) 帕米尔为我国领土之证据
520
阅读
(三) 英俄之私分帕米尔
521
阅读
(四) 国人应重视帕米尔
524
阅读
第三节 西南藩部之丧失——中英国界
525
阅读
(一) 巴达克山并于阿富汗
525
阅读
(二) 阿富汗沦为英之保护国
525
阅读
(三) 乾竺特两属于中英
526
阅读
(四) 拉莲克让与英
526
阅读
第七章 新疆之对外商务
529
阅读
第一节 新俄之商务
529
阅读
(一) 关于新疆之中俄通商章约
529
阅读
(二) 新疆俄商概观
535
阅读
(三) 俄国之六项要求
544
阅读
第二节 新英之商务
546
阅读
(一) 英人效尤享受权利
546
阅读
(二) 英商放债盘肃华人
547
阅读
下编
550
阅读
第一章 新疆统一及其忧患
550
阅读
第一节 迪化革命
550
阅读
(一) 革命前之惊扰
551
阅读
(二) 起事之情形
552
阅读
(三) 失败之原因
553
阅读
第二节 伊犂革命
554
阅读
(一) 革命之动机及其醖酿
554
阅读
(二) 革命之经过
556
阅读
(三) 临时政府之组织及其中心人物
559
阅读
(四) 新伊开战及其议和
560
阅读
附录 新伊议和条件
562
阅读
(五) 伊犁革命之价值
564
阅读
第三节 新疆之统一
565
阅读
(一) 伊塔之归并
565
阅读
(二) 阿尔泰之归并
566
阅读
第四节 哥老会之活动
569
阅读
(一) 新疆哥老会之起源与发展
569
阅读
(二) 哥老会在南疆之活动
570
阅读
(三) 哥老会在北疆之活动
576
阅读
第五节 哈库和之回变
581
阅读
(一) 哈密之回变
581
阅读
(二) 库车之回变
583
阅读
(三) 和阗之回变
584
阅读
第六节 外蒙之侵犯新疆
584
阅读
(一) 外蒙独立及西陷科布多
585
阅读
(二) 俄人阻止中国援科布多
586
阅读
(三) 新疆之防备
588
阅读
(四) 外蒙军两次失败
590
阅读
(五) 汉蒙战争之危机
593
阅读
(六) 中俄订约双方停战
595
阅读
(七) 善后事宜
598
阅读
第七节 俄属哈布窜扰新疆
598
阅读
(一) 哈布人民窜新疆之起因
600
阅读
(二) 哈布人民逃难之惨状
600
阅读
(三) 新疆处置难民之办法
601
阅读
第八节 白俄之扰乱新疆
602
阅读
(一) 白俄图占伊塔
602
阅读
(二) 白俄败兵窜入新疆
604
阅读
(三) 阿连阔夫大闹古城
607
阅读
(四) 巴奇赤进占阿山道
608
阅读
第二章 新疆大乱及其平定
614
阅读
第一节 哈密之回变
616
阅读
(一) 回变之起因
616
阅读
(二) 变乱之暴发
617
阅读
(三) 马仲英之入新
619
阅读
(四) 张培元解哈密之围
620
阅读
(五) 哈密变乱再起
620
阅读
(六) 马世明陷鄯善吐鲁番
621
阅读
(七) 马世明围攻迪化
622
阅读
第二节 迪化之政变
624
阅读
(一) 归化军之发难
624
阅读
(二) 新政府之成立
626
阅读
(三) 阿山区之失陷
627
阅读
(四) 马仲英再入新
628
阅读
(五) 黄慕松入新宣慰
629
阅读
(六) 罗文干入新巡视
630
阅读
第三节 大乱波及南疆
631
阅读
(一) 铁木尔陷阿克苏
631
阅读
(二) 爱米尔帕下陷和阗
633
阅读
(三) 铁爱联军进占喀什
634
阅读
(四) 南疆建立伪政府
636
阅读
(五) 伪政府之消灭
638
阅读
第四节 盛世才戡定新疆
638
阅读
(一) 马仲英之失败
639
阅读
(二) 南疆之收复
641
阅读
第三章 新疆之社会及政治经济概况
644
阅读
第一节 民族与户口
644
阅读
(一) 维吾尔族
645
阅读
(二) 蒙古人
648
阅读
(三) 哈萨克族
651
阅读
(四) 布鲁特族
656
阅读
(五) 汉回
657
阅读
(六) 汉人
658
阅读
(七) 满族
659
阅读
(八) 其他各族
660
阅读
第二节 行政与司法
661
阅读
(一) 行政区域
662
阅读
(二) 吏治腐败之原因
663
阅读
(三) 吏治之刷新
664
阅读
(四) 哈萨克之抚绥
673
阅读
(五) 新疆之司法
677
阅读
第三节 禁鸦片
679
阅读
(一) 鸦片之禁种
679
阅读
(二) 俄国种烟嫁祸新疆
682
阅读
第四节 队军
684
阅读
(一) 杨增新时期之军队
684
阅读
附录 杨增新与汉回军队
686
阅读
(二) 金树仁改编后之军队
690
阅读
(三) 大乱时之军事状况
692
阅读
(四) 最近之军事状况
694
阅读
第五节 财政
697
阅读
(一) 赋税之整理
697
阅读
(二) 历年收支概况
699
阅读
(三) 钞票财政
706
阅读
第六节 教育
711
阅读
(一) 汉文学校之腐败
712
阅读
(二) 回文学校之查禁
716
阅读
(三) 文化之封锁
717
阅读
(四) 维吾尔族青年来京求学
720
阅读
第七节 社会经济
720
阅读
(一) 农业
721
阅读
(二) 牧畜
728
阅读
(三) 蚕桑
734
阅读
(四) 森林
735
阅读
(五) 矿产
737
阅读
(六) 工业
743
阅读
(七) 劳工就食俄属中亚细亚
746
阅读
第八节 交通
747
阅读
(一) 省内交通之新建设
748
阅读
(二) 新疆与内地交通现状
752
阅读
(三) 新疆与苏俄交通现状
756
阅读
(四) 新阿及新印之交通
758
阅读
第九节 商业
760
阅读
(一) 汉人在新疆之商务
760
阅读
(二) 新疆对苏俄之商务
768
阅读
(三) 新疆对印度及阿富汗之商务
785
阅读
(四) 新疆商务之危机
786
阅读
更多...
这个是隐藏的空行
写书评
(不超过2000个字符)
这个是隐藏的空行
这个是隐藏的空行
最新评论
标签
西域
概况
交通
关系
附录
回疆
商务
文化
革命
政策
军队
教育
赋税
回部
原因
中西
政府
车师
情形
发展
建国
形势
经济
西方
善后
同类书籍推荐
精彩笔记
谁收藏过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