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个人空间
帮助中心
中国工程院
知识中心首页
科教图书首页
图书
插图
文献
工具书
全部
书名
作者
主题词
标签
目录
全文
自然科学总论
自然科学理论与方法论
自然科学机构
医药卫生
医药一般理论
医药现状与发展
医学研究方法
预防医学
工业技术
一般工业技术
矿业工程
石油工程
冶金工业
金属
自然科学
数学
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
物理学
化学
天文学
数理化
数学
力学
物理学
化学
晶体学
生物科学
生物科学的理论与方法
生物科学现状与发展
交通运输
综合运输
铁路运输
交通运输经济
农业科学
农业一般性理论
农艺学
林业
农业技术现状与发展
天文地球
天文学
地球物理学
自然地理学
气象学
测绘学
地质学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环境科学理论
环境污染及防治
安全科学
航空航天
航空
航天
航空航天医学
航空、航天技术的研究与探索
所有分类>
收起
06385469
土壤肥料学讲义
作者:浙江农业大学土肥系
中图分类:
农业科学
->
农业基础科学
学科分类:
农林畜牧
->
农学
出版日期:
主题词:
分享到:
阅 读
收 藏
这个是隐藏的空行
内容简介
本书出版社、出版日期不详。|本书无统一书号。
目录
第一章 緒論
10
阅读
第一节党和政府对土壤肥料工作的方針和指示
10
阅读
第二节土壤肥料在农业“八字宪法”中的作用
11
阅读
第三节土壤肥料学的发展过程
11
阅读
一、古代的土壤肥料科学
11
阅读
二、近百年土壤肥料科学
12
阅读
三、解放以来我国土壤肥料科学的发展
13
阅读
第四节学习土壤肥料学的目的任务和方法
14
阅读
一、字联的目的和任务
14
阅读
二、学习方法
15
阅读
第二章 土瓖基本知識
16
阅读
第一节土壤的发生发展
16
阅读
一、土壤的組成
16
阅读
二、土壤肥力的概念及其发展
16
阅读
三、形成土壤母质的矿物与岩石
17
阅读
四、矿物与岩石的风化过程
18
阅读
五、土壤母质的形成及其种类
21
阅读
六、土壤形成过程
22
阅读
第二节土壤矿物質及質地
25
阅读
一、土壤矿物質
25
阅读
二、土壤質地及質地分类制
27
阅读
三、土壤质地的分布規律
30
阅读
四、土壤質地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30
阅读
五、改良土壤质地的主要措施
32
阅读
第三节土壤中的微生物作用
33
阅读
一、土壤微生物的一般概念
33
阅读
二、影晌土壤微生物活动的主要因素
34
阅读
三、有机质在土壤微生物作用下所引起的变化
34
阅读
第四节土壤有机质
37
阅读
一、土壤有机质的概念
37
阅读
二、土壤腐殖质的形成
37
阅读
三、腐殖质的性质
38
阅读
四、腐殖质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39
阅读
五、本省耕地土壤腐殖质含量慨況及提高土壤腐殖质的主要措施
40
阅读
第五节土壤水分空气和溫度
41
阅读
一、土壤水分
41
阅读
二、土壤空气
47
阅读
三、土壤温度
50
阅读
第六节土壤結构
53
阅读
一、土壤結构的基本概念
53
阅读
二、团粒結构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54
阅读
三、自然条件下土壤团粒結构形成的原因
56
阅读
四、土壤团粒結构的创造
57
阅读
五、水田土壤团粒結构問題
60
阅读
第七节土壤的一般物理性
60
阅读
一、土壤比重(密度)
60
阅读
二、土壤容量
60
阅读
三、土壤孔隙度
61
阅读
四、土壤膨脹性及收縮性
62
阅读
五、土壤粘結性与粘着性
63
阅读
六、土壤宜耕性
63
阅读
第八节土壤吸收性
63
阅读
一、土壤吸收性的基本概念
63
阅读
二、土壤物理化学吸收的基本特征
64
阅读
三、阳离子吸收量
66
阅读
四、盐基鲍和度
66
阅读
五、阴离子吸收
66
阅读
六、土壤物理化学吸收在农业生产上的意义
67
阅读
七、改善土壤吸收性能的措施
67
阅读
第九节土壤反应(土壤酸碱度)
68
阅读
一、土壤反应的种类及其特性
68
阅读
二、土壤的缓冲性
69
阅读
三、土壤反应在农业生产上的意义
69
阅读
四、土壤反应的調节
71
阅读
五、本省土壤酸碱度的情况
71
阅读
第三章 肥料基本知識
72
阅读
第一节作物营养元素的种类及功用
72
阅读
一、氮
72
阅读
二、磷
73
阅读
三、鉀
74
阅读
四、钙
74
阅读
五、硫
75
阅读
六、鎂
75
阅读
七、铁
75
阅读
八、硼
76
阅读
九、锰
76
阅读
十、銅
76
阅读
十一、锌
76
阅读
十二、鉬
76
阅读
第二节肥料的种类
77
阅读
一、有机肥料
77
阅读
二、无机肥料
77
阅读
三、有机肥料与无机肥料配合施用的意义
78
阅读
第三节肥料使用法
78
阅读
一、基肥
78
阅读
二、种肥
79
阅读
三、追肥
79
阅读
第四节群众的施肥經驗
80
阅读
一、看天
80
阅读
二、看时
80
阅读
三、看苗
81
阅读
四、看品种
81
阅读
五、看肥料
81
阅读
六、看土壤
82
阅读
第四章 农家肥料及細菌肥料
83
阅读
第一节厩肥
83
阅读
一、养猪积肥的重要意义
83
阅读
二、猪厩肥在农业生产上的作用
83
阅读
三、提高豬厩肥质与量的措施
84
阅读
四、猪厩肥的施用
87
阅读
五、其他家畜粪尿
89
阅读
六、家禽粪尿
90
阅读
第二节綠肥
91
阅读
一、綠吧在农业生产上的重要性
91
阅读
二、綠肥在农业生产上的作用
91
阅读
三、綠肥的种类与培育
95
阅读
四、綠肥的施用
97
阅读
第三节人粪尿
101
阅读
一、人粪尿在本业生产上的意义
101
阅读
二、人粪尿养分含量及性质
102
阅读
三、人粪尿的貯存
102
阅读
四、消灭人粪的传染病
105
阅读
五、人粪尿的施用
105
阅读
第四节細菌肥料
106
阅读
一、細菌肥料特性和施用
107
阅读
二、細菌肥料成品品質的检查
112
阅读
第五章 本省不同地区的肥源
114
阅读
第一节滨海地区肥源
114
阅读
一、海水
114
阅读
二、海涂泥
114
阅读
第二节河綱平原地区的肥源
114
阅读
一、河塘泥
115
阅读
二、草藁河泥
115
阅读
三、泥炭
118
阅读
四、蚕沙
122
阅读
第三节山区和半山区肥源
122
阅读
一、矿肥资源
122
阅读
二、山青(柴脑、青草、树叶等)
123
阅读
第六章 土制化肥
128
阅读
第一节土制化吧生产的意义
128
阅读
一、土化肥生产的意义
128
阅读
二、土化肥制造的原則
128
阅读
第二节本省主要的土化肥
129
阅读
一、钙镁磷肥
129
阅读
二、土制过磷酸钙
131
阅读
三、苦鹵磷吧
132
阅读
四、矾石鉀肥
133
阅读
五、鉀鎂肥及土制氯化鉀
134
阅读
六、胡敏酸肥料
135
阅读
第七章 化学肥料
139
阅读
第一节氮肥
139
阅读
一、銨态氮肥
139
阅读
二、硝态氮肥
143
阅读
三、醯胺态氮肥
144
阅读
第二节磷肥
146
阅读
一、磷矿粉
146
阅读
二、过磷酸鈣
146
阅读
三、钙镁、磷肥
149
阅读
第三节鉀肥
151
阅读
一、硫酸鉀与氧化鉀的性质
151
阅读
二、硫酸鉀氯化鉀的施用
152
阅读
第四节微量元素肥料
152
阅读
一、硼肥
152
阅读
二、锰吧
153
阅读
三、銅肥
153
阅读
四、锌肥
154
阅读
五、鉬肥
154
阅读
第八章 浙江省土壤及其形成特点
155
阅读
第一节本省土壤发生发展的一般条件
155
阅读
一、地形、地势
155
阅读
二、气候
155
阅读
三、生物
156
阅读
四、母质
156
阅读
第二节本省的土壤分区
156
阅读
一、滨海涂地区
156
阅读
二、河綱平原区
157
阅读
三、河谷地区
157
阅读
四、丘陵山岳区
157
阅读
第三节本省土壤分类原則及分类系統
157
阅读
一、土壤分类原則
157
阅读
二、土壤分类系統
157
阅读
第九章 海滨涂地区的土壤
159
阅读
第一节概况及土壤分布规律
159
阅读
第二节海涂泥土料
160
阅读
一、涂泥土組
160
阅读
二、涂沙士組
161
阅读
三、盐白地土組
161
阅读
第三节咸土科
161
阅读
一、咸粘土組
161
阅读
二、咸沙土組
162
阅读
第四节咸性夜潮土科
162
阅读
一、流沙板咸地土組
163
阅读
二、夜阴地土組
163
阅读
三、返咸僵粉泥土組
163
阅读
四、洼水夜阴地土組
163
阅读
五、旱地咸性粘土組
164
阅读
六、淡土組
164
阅读
第五节淡涂泥科
164
阅读
一、浆粉泥土組
165
阅读
二、咸性汀浆泥土組
165
阅读
三、黄泥翘土組
165
阅读
四、蟹子土組
165
阅读
五、淡塘泥土組
166
阅读
六、大水蕩田組
166
阅读
七、黄僵泥土組
166
阅读
八、塘田石塥土組
166
阅读
九、泡沙土組
167
阅读
十、井沙土組
167
阅读
十一、海边粗砂土組
167
阅读
第十章 河綱平原地区的土壤
168
阅读
第一节概况及土壤分布规律
168
阅读
第二节小粉土科
169
阅读
一、小粉土組
170
阅读
二、白土組
170
阅读
三、黄沙土組
171
阅读
四、湖松土組
171
阅读
五、旱地小粉土組
171
阅读
第三节黄斑塥土科
172
阅读
一、黄斑塥土組
172
阅读
二、灰泥土組
173
阅读
三、铁結黄斑土組
173
阅读
四、旱地黄斑塥土組
173
阅读
五、早地烏灰土組
174
阅读
第四节青紫泥土科
174
阅读
一、青紫土組
175
阅读
二、黑泥土組
175
阅读
三、烂田土組
175
阅读
第五节青紫塥粘土科
176
阅读
一、垟心青紫塥粘土組
177
阅读
二、河头青紫塥粘土組
177
阅读
三、青紫塥黄泥沙土組
178
阅读
四、青紫塥粉浆泥組
178
阅读
第六节堆迭土科
178
阅读
第十一章 河谷地区的土壤
180
阅读
第一节概况及土壤分布规律
180
阅读
第二节清水砂土科
181
阅读
第三节培泥沙土科
181
阅读
一、沙土組
182
阅读
二、培泥土組
183
阅读
第四节泥沙土科
183
阅读
一、半砂土組
183
阅读
二、泥质土組
184
阅读
三、旱地泥沙土組
184
阅读
第五节泥筋土料
185
阅读
一、畈田大泥土組
185
阅读
二、青死泥土組
186
阅读
三、烂泥土組
187
阅读
四、麸浆泥土組
187
阅读
五、白浆泥土組
188
阅读
第十二章 丘陵山岳区的土壤
189
阅读
第一节概况及土壤分布规律
189
阅读
一、低坵区的土壤分布规律
189
阅读
二、山岳区的土壤分布规律
190
阅读
第二节黄大泥料
191
阅读
一、黄泥土粗
192
阅读
二、烏泥土組
192
阅读
三、白泥土組
193
阅读
四、烂糊田土組
193
阅读
五、細泥土組
193
阅读
六、水田黄泥筋土組
193
阅读
第三节黄泥沙土科
194
阅读
一、淡砂土組
194
阅读
二、黄泥砂土組
194
阅读
三、砾石泥沙土組
195
阅读
第四节山地黄泥土科
195
阅读
一、低丘黄筋泥土組
195
阅读
二、山地黄泥土組
196
阅读
三、熟黄泥土組
196
阅读
四、油黄泥土組
197
阅读
五、山地黄沙土組
197
阅读
第五节山地石砂土科
197
阅读
一、石砂土組
198
阅读
二、紅砂秃土組
198
阅读
三、烏石砂土組
198
阅读
四、山砂土組
199
阅读
第六节低丘紫砂土科
199
阅读
一、紫砂土組
199
阅读
二、紫大泥組
200
阅读
第七节高山香灰土科
200
阅读
一、高山香灰土
201
阅读
二、山地烏砂土組
201
阅读
三、梯田香灰土組
201
阅读
第十三章 我国的土壤概述
202
阅读
第一节我国自然土壤的地带性
202
阅读
一、东部土壤带系統
202
阅读
二、大陆内部土壤带系統
203
阅读
第二节我国农业土壤的分类系統
204
阅读
一、农业土壤和自然土壤的关系
204
阅读
二、我国农业土壤的分类系統
204
阅读
第三节我国各土区的主要土壤概述
205
阅读
一、东北地区的主要土壤
205
阅读
二、内蒙宁夏的主要土壤
206
阅读
三、陕甘黄土高原区的主要土壤
206
阅读
四、新疆和甘肃西北部的主要土壤
207
阅读
五、华北、淮北平原地区的主要土续
207
阅读
六、秦岭,大巴山和汉水流域之主要土壤
208
阅读
七、江南丘陵平原地区的主要土壤
208
阅读
八、西南地区的主要土壤
209
阅读
九、岭南地区的主要土壤
210
阅读
十、青藏高原的主要土攘
211
阅读
第十四章 土壤調查
212
阅读
一、土壤調查的目的与任务
212
阅读
二、土壤調查的方法
212
阅读
三、报告的編写
215
阅读
更多...
这个是隐藏的空行
写书评
(不超过2000个字符)
这个是隐藏的空行
这个是隐藏的空行
最新评论
标签
土組
土壤
泥土組
肥料
地区
肥力
沙土組
河綱
沙土科
施用
农业
綠肥
氮肥
土科
作物
土壤团粒
母质
系統
山地
磷肥
平原
机质
腐殖质
规律
微生物
同类书籍推荐
精彩笔记
谁收藏过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