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中心
关于我们
知识中心首页
个人中心
注册
登录
首页
数据资源
图书
图像
百科
问答
工具书
课程
知识服务
知识图谱
知识脉络
图书专题
知识问答
学习平台
更多
开放平台
文本分析API
概念检索API
同义词API
知识问答API
06366439
中国医学史
作者:北京中医学院
中图分类:
医药、卫生
->外科学
出版日期:1978-06
主题词:
分享到:
阅 读
收 藏
这个是隐藏的空行
内容简介
本书为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试用教材,中医专业用。|本书无统一书号,标注为书号。
目录
第一章 医药学的起源
8
阅读
远古~公元前22世纪
8
阅读
第一节医药起源于劳动
8
阅读
一、卫生保健的起源
8
阅读
二、药物的起源
9
阅读
三、外治法和针灸的起源
10
阅读
第二节对几种错误观点的批判
10
阅读
一、批判“医源于动物本能”
10
阅读
二、批判“医源于巫”
11
阅读
三、批判“医源于圣人”
11
阅读
第二章 早期的医药卫生活动
13
阅读
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476年(夏~春秋)
13
阅读
第一节对疾病的认识与医疗工具的改进
13
阅读
一、早期对疾病的认识
13
阅读
二、医疗工具的改进
14
阅读
第二节药物知识的不断丰富与应用
14
阅读
一、药物知识的积累
14
阅读
二、酒和汤剂的发明与应用
14
阅读
第三节早期的卫生保健与医事制度
15
阅读
一、卫生保健知识
15
阅读
二、专职医生与早期医事制度
16
阅读
第四节医与巫的斗争
16
阅读
第三章 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18
阅读
公元前475~公元265年(战国~三国)
18
阅读
第一节医学理论原则的确立
18
阅读
一、《内经》的产生及其基本特点
19
阅读
二、《内经》的价值及其影响
21
阅读
第二节药物学的发展
21
阅读
一、《神农本草经》的产生
21
阅读
二、《神农本草经》的内容和成就
22
阅读
第三节辨证施治原则的确立
22
阅读
一、张仲景的生平
23
阅读
二、《伤寒杂病论》确立了辨证施治原则
23
阅读
三、《伤寒杂病论》对方剂学的贡献
24
阅读
第四节民间医家的贡献
24
阅读
一、扁鹊
24
阅读
二、淳于意
25
阅读
三、涪翁
25
阅读
四、华佗
26
阅读
第四章 医学的迅速成长
27
阅读
公元265~960年(晋~五代)
27
阅读
第一节诊断学、病因证侯学的发展
28
阅读
一、脉学
28
阅读
二、病因证侯学
28
阅读
第二节药物学的进步
29
阅读
一、本草学的发展
29
阅读
二、炼丹术和制药化学
30
阅读
三、药物加工炮制
30
阅读
第三节临证医学的显著发展
31
阅读
一、综合性著作及其价值
31
阅读
二、临证各科的成就
33
阅读
第四节医学教育
35
阅读
第五节中外医药交流
35
阅读
一、中朝医药交流
35
阅读
二、中越医药交流
36
阅读
三、中日医药交流
36
阅读
四、中阿医药交流
36
阅读
五、中印医药交流
37
阅读
第五章 医学各科的进步与学术争鸣
38
阅读
公元96O~1368年(宋~元)
38
阅读
第一节古医籍的整理与研究
38
阅读
一、医籍的整理和刊行
39
阅读
二、方书的编著和发展
39
阅读
第二节医药事业的管理和改革
40
阅读
一、发展医学教育
40
阅读
二、开设国家药局
41
阅读
第三节药物学的发展
41
阅读
第四节医学各科的成就
42
阅读
一、病因学
42
阅读
二、诊断学
42
阅读
三、解剖学
43
阅读
四、内科
43
阅读
五、外科及伤科
44
阅读
六、妇产科
44
阅读
七、儿科
45
阅读
八、针灸科
46
阅读
九、法医学
46
阅读
第五节金元医家的学术争鸣
46
阅读
一、刘完素
47
阅读
二、张从正
47
阅读
三、李杲
48
阅读
附:张元素
48
阅读
四、朱震亨
48
阅读
第六节中外医药交流
49
阅读
一、中朝医药交流
49
阅读
二、中越医药交流
49
阅读
三、中阿医药交流
49
阅读
第六章 医学发展的新趋势
51
阅读
公元1368~1840年(明~清、鸦片战争前)
51
阅读
第一节药物学的成就
51
阅读
一、李时珍与《本草纲目》的重大贡献
51
阅读
二、《本草纲目》后的药物学
52
阅读
第二节温病学说的形成和发展
54
阅读
一、吴有性的“戾气说”
54
阅读
二、温病学说
55
阅读
三、免疫法的先驱
55
阅读
第三节医学各科的新成就
56
阅读
一、内科
56
阅读
二、外科及伤科
56
阅读
三、妇产科
57
阅读
四、儿科
57
阅读
五、五官科
58
阅读
六、针灸科
58
阅读
七、其它民间疗法
58
阅读
第四节医籍的整理与医学著述
59
阅读
一、古典著作的整理
59
阅读
二、全书、类书、丛书
60
阅读
三、医案、医话和入门书
60
阅读
第五节中外医学交流
60
阅读
第七章 近百年的中国医学
62
阅读
公元1840~1949年(鸦片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
62
阅读
第一节中医学发展概况
62
阅读
一、医学文献的研究和整理
62
阅读
二、临证医学的发展
63
阅读
三、中药方剂的成就
63
阅读
第二节西医学的传入及其影响
64
阅读
一、西医学的传人和帝国主义的文化侵略
64
阅读
二、中西汇通派的产生及评价
66
阅读
第三节太平天国的进步卫生措施
67
阅读
第四节反动统治下医药卫生的落后面貌
68
阅读
一、疾病流行与医药卫生状况
68
阅读
二、反动政府对祖国医学的摧残
69
阅读
第五节革命根据地卫生工作的伟大成就
70
阅读
一、毛主席对卫生工作的指示
70
阅读
二、医药卫生工作成就和伟大意义
70
阅读
附中国医学大事年表
73
阅读
更多...
这个是隐藏的空行
写书评
(不超过2000个字符)
这个是隐藏的空行
这个是隐藏的空行
最新评论
标签
医药
医学
成就
卫生
整理
发展
医籍
贡献
药物
起源
中外
证侯学
争鸣
针灸科
内经
前)
纲目
公元
确立
病论
医家
本草经
伤科
医事
西医学
同类书籍推荐
精彩笔记
谁收藏过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