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中心
关于我们
知识中心首页
个人中心
注册
登录
首页
数据资源
图书
图像
百科
问答
工具书
课程
知识服务
知识图谱
知识脉络
图书专题
知识问答
学习平台
更多
开放平台
文本分析API
概念检索API
同义词API
知识问答API
06309949
青藏高原气象学
作者:叶笃正|高由禧
中图分类:
天文、地球
->大气科学、气象
出版日期:1979-12
主题词:
分享到:
阅 读
收 藏
这个是隐藏的空行
内容简介
本书总结了我国气象工作者多年来在高原气象学领域中的主要研究工作,是对青藏高原及其邻近地区气象学的系统论述。
目录
第一章 引论
12
阅读
§1.引言
12
阅读
§2.地面冷热源
13
阅读
1.地面湍流感热输送
13
阅读
2.地面蒸发潜热(L_6)
16
阅读
3.有效辐射(LR_I)
16
阅读
4.总输送
17
阅读
§3.大气中的冷热源
18
阅读
§4.高原地气系统向全球大气输送的热量
19
阅读
第二章 青藏高原及其邻近地区的温度场
21
阅读
§1.青藏高原及邻近地区冬夏温度分布的特征
21
阅读
§2.各层温度场的月际变化
22
阅读
§3.各层温度的日变化
27
阅读
§4.温度变异与冷热源变异的关系
28
阅读
§5.温度层结特征
29
阅读
第三章 气压和风
34
阅读
§1.平均气压场的基本特征
34
阅读
1.冬季
34
阅读
2.夏季
36
阅读
§2.气压的年变化和日变化
38
阅读
1.地面气压的年变化特点
38
阅读
2.气压场的年变化
38
阅读
3.地面气压的日变化特点
40
阅读
4.气压场的日变化
40
阅读
§3.青藏高原地面风速和风向的特点
45
阅读
1.地面风速
45
阅读
2.地面风向
45
阅读
§4.青藏高原地区平均流场的结构
46
阅读
1.冬季
46
阅读
2.夏季
47
阅读
§5.小结
49
阅读
第四章 青藏高原及其附近地区的湿度场
50
阅读
§1.1月湿度分布
50
阅读
§2.7月湿度分布
51
阅读
§3.湿度的月际变化
53
阅读
1.比湿的年较差
53
阅读
2.比湿的月际变化
55
阅读
3.干、湿中心的季节变化
56
阅读
§4.7月高原及其邻近地区各层湿度场的日变化
56
阅读
§5.地形对湿度分布的影响
59
阅读
第五章 降水
60
阅读
§1.最大降水高度和年降水量分布特征
60
阅读
1.最大降水高度
60
阅读
2.年降水量分布特征
61
阅读
§2.冬季和夏季的降水分布特征
65
阅读
§3.降水的季节变化
65
阅读
§4.降水量的昼夜分配
70
阅读
第六章 青藏高原季风现象
73
阅读
§1.青藏高原季风现象的特征
73
阅读
1.青藏高原风场的水平结构
74
阅读
2.青藏高原风场的垂直结构
76
阅读
3.青藏高原风场的季节变化
78
阅读
§2.青藏高原季风的影响
80
阅读
第七章 青藏高原及其邻近地区的天气现象的气候特征
85
阅读
§1.对流云
85
阅读
1.对流云频率及其分布
85
阅读
2.季节变化
88
阅读
3.对流云日变化
90
阅读
§2.雷暴
90
阅读
1.雷暴日数
90
阅读
2.雷暴的季节变化
93
阅读
3.雷暴的日变化
93
阅读
§3.冰雹
93
阅读
1.冰雹日数
93
阅读
2.冰雹的季节变化
95
阅读
3.冰雹的日变化
95
阅读
§4.大风
95
阅读
1.大风日数
95
阅读
2.大风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
98
阅读
第八章 青藏高原地区大气边界层的气候特征
100
阅读
§1.青藏高原边界层的影响范围及其季节变化
100
阅读
§2.青藏高原大气边界层的温、压、风结构和加热作用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特征
103
阅读
§3.边界层内中尺度气压系统的特点
107
阅读
1.月平均等压面图上的中尺度气候系统
107
阅读
2.青藏高原边界层的天气系统
109
阅读
§4.青藏高原大气边界层对天气气候的影响
111
阅读
第九章 青藏高原边界层大气中的切变线和低涡
113
阅读
§1.青藏高原东侧700毫巴图上的切变线
113
阅读
1.切变线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113
阅读
2.切变线与锋区的关系
117
阅读
3.切变线北边小高压的统计特点
118
阅读
4.切变线和小高压成因的实验解释
120
阅读
§2.青藏高原上空500毫巴切变线
121
阅读
1.切变线的形成过程
121
阅读
2.切变线的热力结构与天气
123
阅读
3.切变线北侧小高压的统计特征
125
阅读
4.切变线北侧高压的生成原因
125
阅读
§3.青藏高原东侧的低涡
126
阅读
1.青藏高原东侧低涡的一般特点
127
阅读
2.暖涡的个例分析
129
阅读
3.青藏高原东侧低涡产生原因
131
阅读
§4.柴达木盆地低压
132
阅读
§5.青藏高原主体地区的低涡
133
阅读
1.低涡的气候特点
134
阅读
2.低涡的结构与天气
134
阅读
3.低涡的发生与发展
135
阅读
4.小结
137
阅读
第十章 夏季100毫巴青藏高压
138
阅读
§1.100毫巴青藏高压中心、脊线及环流型
138
阅读
1.高压中心
138
阅读
2.高压脊线
138
阅读
3.100毫巴高压环流型
139
阅读
§2.100毫巴青藏高压流型转换的个例分析
140
阅读
1.天气形势
141
阅读
2.热力结构
142
阅读
3.散度场及垂直速度场
143
阅读
4.100毫巴高压的三维流场
144
阅读
§3.100毫巴高压流型转换的原因和物理机制
147
阅读
1.100毫巴青藏高压与加热场的关系
147
阅读
2.西风带长波调整与100毫巴流型转换的关系
150
阅读
第十一章 从气象卫星看青藏高原的天气系统
152
阅读
§1.高空槽
152
阅读
§2.青藏高原上的锋面
153
阅读
§3.青藏高原切变线
155
阅读
§4.青藏高原上的低涡
156
阅读
§5.副热带高空急流及其对青藏高原天气的影响
157
阅读
§6.印度夏季风和季风低压对青藏高原天气的影响
160
阅读
§7.孟加拉湾风暴对青藏高原大气的影响
161
阅读
第十二章珠穆朗玛峰及其邻近地区的天气和天气系统
164
阅读
§1.珠穆朗玛峰北坡气象要素的垂直分布及日变化
165
阅读
1.气温
165
阅读
2.气压
168
阅读
3.湿度
170
阅读
4.降水
170
阅读
5.珠穆朗玛峰北坡的风
171
阅读
§2.珠穆朗玛峰北坡局地环流-冰川风
176
阅读
1.基本特征
176
阅读
2.形成原因
178
阅读
3.冰川风与外界天气系统的关系
180
阅读
§3.珠穆朗玛峰北坡的上升气流
183
阅读
§4.背风波
184
阅读
§5.涡旋气流及涡旋云
186
阅读
§6.珠穆朗玛峰的地形云及其在天气预报中的意义
187
阅读
1.地形云
187
阅读
2.地形云在登山时机上的应用
189
阅读
§7.珠穆朗玛峰北侧峰顶高度附近的中小尺度系统
189
阅读
1.中小尺度系统的存在
192
阅读
2.中小尺度系统结构
193
阅读
3.中小尺度系统在邻站可能的反映
195
阅读
4.中小尺度系统成因探讨
195
阅读
第十三章 青藏高原对环流季节变化的影响
197
阅读
§1.青藏高原及其邻近地区温压场变化与高原加热作用的关系
197
阅读
1.拉萨地区300-500毫巴厚度的逐日演变
197
阅读
2.沿90°E300-500毫巴厚度的逐月变化
198
阅读
3.沿30°N300-500毫巴厚度的逐月演变
199
阅读
4.热源高度对温度场形成的作用
200
阅读
§2.青藏高原附近高空风场演变的特点及解释
201
阅读
1.青藏高原附近高空西风春夏变化的突变性
201
阅读
2.青藏高原南侧月平均高空风的一些特点
202
阅读
3.青藏高原北侧西风的春夏变化
204
阅读
§3.青藏高原加热作用与环境流场的关系
204
阅读
1.西风环流的强度与高原上空高压的形成
205
阅读
2.气流方向与温度场分布的关系
206
阅读
3.流场与潜热热源的形成
207
阅读
4.小结
208
阅读
§4.喜马拉雅山系和珠穆朗玛峰地区对副热带西风急流的影响
208
阅读
§5.青藏高原加热与东风急流的形成和维持
209
阅读
第十四章 高原及其周围地区的平均垂直环流
213
阅读
§1.冬季高原及其周围地区的平均垂直环流
213
阅读
1.平均经向环流的特点
213
阅读
2.纬向垂直环流的特点
214
阅读
3.三度空间的Hadley环流和Ferrel环流
215
阅读
§2.夏季高原及其周围地区的平均垂直环流
217
阅读
1.经向季风环流圈
217
阅读
2.通过青藏高原的平均经向垂直环流
218
阅读
3.东西向的平均垂直环流
219
阅读
4.高原及其邻近地区三度空间流场
220
阅读
§3.夏季高原上空向四周大气输送的热量和水汽
221
阅读
1.质量的输送
221
阅读
2.水汽的输送
222
阅读
3.感热的输送
222
阅读
第十五章 夏季青藏高原地区大规模对流活动对平均环流维持的作用
224
阅读
§1.夏季青藏高原地区的平均环流特点与对流活动情况
224
阅读
§2.夏季青藏高原上空涡度场的维持
225
阅读
§3.夏季青藏高原上空水汽收支的维持
226
阅读
§4.夏季青藏高原上空温度场的维持
227
阅读
§5.对流系统的作用
228
阅读
§6.小结
230
阅读
第十六章 青藏高原在世界环流中的重要性
231
阅读
§1.青藏高原-影响全球大气环流的重要因子之一
231
阅读
§2.青藏高原地区及亚非季风区对流层热状况比较、高原上空温度场的非对称分布
232
阅读
§3.青藏高原地区、亚非季风区及全球平均经圈环流的比较
234
阅读
§4.青藏高原地区及北半球平均经圈环流中的能量释放比较
236
阅读
§5.夏季青藏高原向周围大气的热量传输
237
阅读
§6.青藏高压与低纬度大气环流的关系
238
阅读
第十七章 青藏高原动力学
243
阅读
§1.青藏高原在冬季环流中的动力作用-数值模拟试验
243
阅读
§2.青藏高原对亚洲夏季环流的动力作用-数值模拟试验
244
阅读
§3.青藏高原在东亚夏季环流的纯动力作用的数值试验-爬流和绕流的对比
245
阅读
1.对温压场的影响
246
阅读
2.对流场的影响
250
阅读
§4.青藏高原对东亚冬季环流的纯动力作用的数值试验-爬流和绕流的对比
252
阅读
1.对温压场的影响
252
阅读
2.对流场的影响
256
阅读
§5.冬夏环流的对比
257
阅读
§6.青藏高原纯动力作用下的准地转运动
258
阅读
§7.青藏高原纯动力作用下的地转适应
259
阅读
§8.青藏高原对适应过程的影响
260
阅读
第十八章 流体力学模拟实验
262
阅读
§1.青藏高原的动力作用及其对东亚大气环流的影响
263
阅读
1.青藏高原的分支和阻挡作用
263
阅读
2.青藏高原对西风槽移动的影响
263
阅读
3.冬季青藏高原对环流的影响
264
阅读
§2.青藏高原加热作用对东亚大气环流的影响
264
阅读
1.青藏高压的形成
264
阅读
2.青藏高压移动规律的模拟
265
阅读
3.青藏高原地区大型垂直环流结构
266
阅读
§3.青藏高原在季节变化中作用的模拟
267
阅读
1.青藏高原的加热作用与西风急流的北撤
267
阅读
2.青藏高原东侧切变线的北移
268
阅读
3.青藏高原附近地区流场季节变化的模拟
268
阅读
§4.青藏高原东南部低涡的生成条件及其移动规律
270
阅读
§5.青藏高原上对流活动的模拟
272
阅读
第十九章 总结
278
阅读
§1.近十几年来我国青藏高原气象学的主要进展
278
阅读
§2.青藏高原对长期天气过程可能的影响-长期天气预报
280
阅读
§3.夏季青藏高原与热带海洋的对比
283
阅读
1.能源的对比
283
阅读
2.大气的温度层结和湿度层结的对比
284
阅读
3.对流活动的对比
284
阅读
4.涡旋结构的对比
285
阅读
5.相似的原因
285
阅读
§4.今后的工作
286
阅读
更多...
这个是隐藏的空行
写书评
(不超过2000个字符)
这个是隐藏的空行
这个是隐藏的空行
最新评论
标签
高原
环流
切变线
地区
天气
降水
日变化
变化
高压
季风
降水量
纯动力
大气
对比
流场
特点
作用
影响
上空
邻近
低涡
温度场
副热带
系统
西风
同类书籍推荐
精彩笔记
谁收藏过这本书?